2009/11/1------那是你們的哀傷,也是你們的詩篇
台灣公視2002年播出的超過兩百分鐘的教宗若望23完整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quvkGEOtc
教宗隆加里的真實照片
小隆加里立志當「貧窮鄉間教士」
在西方宗教史上,
像這樣立志當個「貧窮鄉間教士」,
最後默默無名終此一生,
應是多到不可勝數。
但歷史權力運作「必然」之餘,也會出現令人驚歎的「偶然」,
隆加里在1958年,
以77歲高齡出任教宗,就是純屬意外,
那是在經歷10次投票,還是沒有結果之下,
妥協出一個暫時的過渡教宗。
但就像一位羅馬看護婦
對著漢娜.鄂蘭所說的:
夫人,這位教皇可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呢!
這怎麼可能呢,
一位真正的基督徒怎麼可能真的坐上聖彼得大位?
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難道他們真的都不知道嗎;
他真的是從主教、大主教、樞機主教上來,最後才當上教宗的嗎?
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難道他們都不知道嗎?
但這位「過渡教宗」可不認為自己是過渡,
正如同他一直都認為,
他並非是「樞機主教團」選出的教宗,
而是「樞機主教團」執行上帝的意旨罷了。
在小世界裡,不管是與農人、工人或是高官顯要的言語;
抑或是在大世界裡應對教廷事務、柏林與古巴飛彈危機。
他的謙卑與大自在,
反而讓人覺得真正的基督徒,
居然是可以這麼「平凡而偉大」。
DVD影片中,
那段他到羅馬雷吉納寇里監獄,
對著囚犯們的談話,
我常都會誇張地想像,
如果未來真有所謂的耶穌「再次降臨」,
應該也是相差無幾了:
教宗若望23世
我的好孩子
我親愛的兄弟們
我今天來到天父的房舍與你們同在
祂的房舍在哪裡呢?
我們在此向主獻上...
我們的犧牲與奉獻...
因為...
因為上帝愛祂的子民
祂原諒所有的人
你們還記得這些話嗎?
“祝福那些哀傷的人”
“因為他們必蒙安慰”
所以,我們來到此地
在我所謂「教宗任期」的第一年
我就來了
你們也親眼見到我
我從你們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我站在你們這邊將心比心
我站在這裡想到你們
想到你們的妻子、姊妹和母親
我想到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你們心中的痛
但是
他們也是你們生命中的詩篇。
2009/11/10------生命原本就是一場朝聖之旅
影片最後,童年的教宗與他回視著人間
一個人怎麼看待與想望自己的一生,
通常就會決定性地
形塑他畢生的行事風格。
我自己是在大二左右,接觸了殷海光先生的書籍之後,
自此,
改變了生命的態度。
而後,剛好躬逢其盛台灣近20多年的現代化歷程,
(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與社會多元化等等,
很遺憾地這一、兩年明顯嚴重倒退中。)
「坎坷」的求學過程加上中間不算短的記者工作,
使自己強烈感受到與這塊土地的共同脈動與呼吸。
另一方面,在最近十年的教育工作之餘,
透過自修,慢慢對甘地、格瓦拉、約翰藍濃、薩依德、
喬姆斯基與林義雄等人日漸熟悉,
而現在與大家介紹的1958—1963年擔任教宗的隆加里,
則是一直到近三年左右才接觸到
並進一步理解。
「生命原本就是一場朝聖之旅」,
這句隆加里教宗在生命最後
對著哀傷的安吉羅主教所說的話,
一直烙印在自己的心靈深處,
甚至成為之後生活的最重要參考座標。
任何一個人,都有其出生開端、成長以至成熟的連續,
以及最終的臨近終結過程。
若是,
把自己的生命等同想像為「一場朝聖之旅」,
那麼,他會怎麼安排自己接下來的「生涯規劃」:
珍惜地,每天、每天儘可能地散發自己「有限但實在」的光和熱。
也因此,隆加里在臨終之際會說著:
每一天之於出生都是好日;每一天之於死亡也都是好日。
在當時,梵諦岡周圍滿是懷念他的人民
再一次溫習了「教宗」DVD,
似乎也再一次地在心中注入暖流一般,
並同時想著,
應該還要再寫三小篇「古巴飛彈危機與和平通諭」、
「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與「宗教大法官」。
謹在此篇之後,
隨著影片圖說他的其他一些點滴:
教宗對著一直與他唱反調的歐塔維安尼說著:
人群中才是教會之所在。
上、下圖,是教宗在接見赫魯雪夫的女兒時,
請她叫自己的孩子,因為那是最美麗動人的聲音。
聖家堂介紹:
馬太(馬可)福音:
Jesus cried out with a loud voice, “My God, My God, why have You forsaken Me?”
路加福音:
“Father, into Your hands I entrust My spirit!”
約翰福音:
“It is finished!”
之前「人物列傳」文章請點閱--「人物列傳」(倉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