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Café Philo般的實習課
想像那闊葉林讀書會的氣氛
本次教育部顧問室,提出的「現代公民核心素養」課程規劃,其中強調現代公民,應有之倫理、民主、科學、美學與媒體等五大素養想法。近幾個月來,通識中心社會科,包括經濟學、法學、社會學與政治學四個領域的教師,在經過多次開會後,決定以「全球化」為核心問題意識,進行課群的串連與規劃。政治學部份,即將以「公平貿易」概念與經濟學的「自由貿易」學說進行對話;另外,則以「外來移民」衍生的諸多問題,嘗試與社會學與法學,進行彼此的理解與討論。
「現代公民的政治學想像」課程的問題意識是,嘗試回應當今世界的一個重大挑戰:亦即「跨國公司大企業,是否果真已經,慢動作政變傳統的民族國家」。經濟全球化的「新自由主義」是否已使得,傳統民族國家的權力核心,逐漸讓渡給不須民選、不被公民透明監督的跨國大企業。還有,近20多年來,普遍經濟全球化下,其所帶來的:並不只是其應許的「大家都能經濟成長、生活更加美好」的願景;我們更多看到的是,自然與人文生態的嚴重破壞,以及全球性的貧富差距更加快速擴大。
從以上的問題意識思考下,「政治學」子計畫的課程設計中,主要著重在倫理、民主與媒體等三個主題。在「倫理」方面,提出歐陸康德的「世界公民主義」契約論傳統,對比目前盛行的英美穆勒的「自由民族主義」功利主義傳統。而在「民主」方面,則嘗試說明「自由貿易」僅是少數優勢者的「自由」;而「公平貿易」則是,立基在「自由」之上,更向前到「平等」與「博愛」。此外,在「媒體」方面,則是試圖挑戰當今主流的「文化霸權」:除了認識當今反全球化的「全球正義行動」外;也嘗試評估,目前微網誌的「網際網路」對傳統媒體的衝擊有多大。
整個課程的實際運作如下。一、本子計畫的理論基礎是羅爾斯的「公平正義」觀,但考量本校修課同學,是來自醫學院、工學院與管理學院的學生,因此,指定的閱讀書籍,則選擇兼顧理論與實際、較為淺顯易懂的《綠色全球宣言》。針對各個問題意識,進行該書各章節的閱讀與討論。二、在教學助理帶領的實習課中,會有包括理論、實務,以及影片欣賞的九個主題討論。此外在學期中,也將會安排強調公平貿易、生態關懷的「雨林咖啡」負責人到校兩次演講,特別是第二次演講的規劃,希望能讓同學更積極地提問與省思。三、則是希望本課群的運作,能夠進一步永續地,成為本校「通識教育中心精進計畫」的優質核心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