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2/9/8------一級一級走向商業體系的白色巨塔

                         ------「電影與醫學的對話」有關「白色巨塔」的幾個特別說明(三之三)

 

 

課程名稱:電影與醫學的對話

           課程教師:王賀白

 

  • 教學目標

電影與醫學的對話交集,是對生命的探索、體會與凝視深思。111-1學期起,個人以原本設計的十八週的課程推出。概略地說:前六週除了課程介紹外,將以《望醫心切——張錦文與台灣醫院的成長》閱讀,並搭配「五島醫生診療所」影片的觀賞,讓同學對台灣醫療概況有一盡可能的綜合理解;再來,第七週至第十四週則是台、日版《白色巨塔》的書籍與影片的對比理解,台、日版《白色巨塔》的戲劇都分別對其原著作了相當幅度改編,如何讓同學理解這之中,何以會如此改編,是本課程醫學與電影對話的重要教學目標;後面的第十五週至第十八週則是醫學戲劇「風之花園」介紹,並呼應薩依德晚期風格《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的討論。

 

二、成績評量

同學的成績計算如下:出缺席紀錄與課堂表現佔40%。另外兩次期中考與一次期末考共佔60%

 

三、教學進度表

1. 課程簡介。台灣四大醫療系統:宗教、台大、榮民與企業。講義影印。

2. 2003年「五島醫生診療所」第一集。山崎豐子與侯文詠的《白色巨塔》介紹。

3. 2003年「五島醫生診療所」第四、五集。《望醫心切》第四、六章(1-35)

4. 2003年「五島醫生診療所」第八集與「來自北國」介紹。《望醫心切》第七章(36-67)

5. 2006年「五島醫生診療所」第一集。《望醫心切》第九章(68-88)

6. 2006年「五島醫生診療所」第二、六集。台灣醫院發展的概括理解。第一次期中考。

7. 日版【白色巨塔】第一集。山崎豐子《白色巨塔》第一章(89-112)

8. 日版【白色巨塔】第二十集。山崎豐子《白色巨塔》第三十三章(113-123)

9. 日版【白色巨塔】最後一集。山崎豐子《白色巨塔》終章(124-140)

10. 台、日版白色巨塔的原著與戲劇的對比綜合討論。

11. 台版【白色巨塔】第一集。侯文詠《白色巨塔》1&2(124-140)

12. 台版【白色巨塔】最後一集。侯文詠《白色巨塔》48-50(157-162)。第二次期中考。

13. 綜合討論一。日版《白色巨塔》里見脩二與財前五郎的價值觀比較。

14. 綜合討論二。台版《白色巨塔》蘇怡華如何能掙脫結構體制的困境。

15. 【風之花園】第一集。薩依德《論晚期風格》第一章(163-177)

16. 【風之花園】第六、七集。晚期風格之「超凡寧靜」。

17. 【風之花園】第九、十集。晚期風格之「放逐形式」。

18. 【風之花園】最後一集。期末考。

 

 

 

                       

 

                     

                      課程原本主要是「白色巨塔」,如今全都束之高閣。
                      原因之一是,
                      我們可能需要另一「商業體系」版的「白色巨塔」。

 

 

但這就是現代的白色巨塔,外表看來似乎充滿學術和進步,然而在厚實而堅固的圍牆內側,卻是由封建的人際關係和特殊的組織構成的,里見獨自在這個無情的世界裡奮戰,無論再怎麼追求真相,卻絲毫無法撼動這座白色巨塔。...雖然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但里見已經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座白色巨塔。

                                    ---------山崎豐子1964年《白色巨塔》

 

 

陽光亮麗地射進這座白色巨塔的頂端,...這個曾經是老主任、唐國泰、邱慶成擁有過的房間------多少外科醫生一生夢寐以求的權力殿堂與象徵,現在完全屬於他了。...那些在世界頂端的滋味,不知怎地,...竟變成淒涼無比的感覺。陽光有些刺眼。蘇怡華雙手掩面,終於不可自制地啜泣了起來。

                                    ---------侯文詠1999年《白色巨塔》

 

 

日本、台灣版原著:

山崎豐子 《白色巨塔》〈上〉、(中)、〈下〉。商周出版。

侯文詠  《白色巨塔》。皇冠出版。

 

 

特別說明一:

如果說,1960年代日本作家山崎豐子在其白色巨塔正篇的最後,里見雖然離開了教學醫院,但仍滿懷理想地繼續奮鬥;那麼,到了1990年代台灣侯文詠的故事最終,卻是主角蘇怡華無奈地妥協於現實之中。

 

 

同樣的書名,同樣在各自社會激起巨大迴響的醫療小說,但兩者卻有著不同的故事情節主調與結尾。一個是永遠貫穿著理想主義,最後正義得現,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肅穆地「散發出醫學家的神聖與尊嚴」;另一個卻是世事無常與現實無奈捉弄著渺小個人,木匠兄妹合唱團(Carpenters)的音樂「Top of the World」中的歌詞I am on the top of the world…..嘲弄著這悲哀但卻是眾人想望的「幸福」。

 

 

60年代到90年代,以至今天21世紀,透過這兩部同名小說,我們彷彿約略得知近50年世界氛圍的變化,是那麼普遍且跨越國界,那是:曾經理想主體意志的高揚,而今卻是對現實結構的屈從。如果說,山崎豐子透過里見,還想敲擊衝撞這座白色巨塔的話,那麼,到了侯文詠這裡,卻是夢想的流逝與啼笑皆非。小說裡的蘇怡華,最終無奈地成為巨塔的一部分,正如關欣曾對著蘇怡華質問「我選擇做我該做的事,而你總是別無選擇...。」

 

 

特別說明二:

曾任台大醫院院長的林國信曾說明:

除了傳統的漢醫(即現在的中醫),台灣醫療體系有四大系統,時間點先後,分別是:

「宗教系統」、「台大系統」、「榮總系統」、「企業系統」。

 

 

世界上的主要醫療體系,有意味地都匯集在這個島上。

而令人驚嘆的是,一九九○年代後的台灣醫療生態,其現實的趨向是,

「企業系統」的經營模式成為主導,

對之前的醫療系統,產生巨大的衝擊。

 

 

這是一個資本主義化,全新的商業化「結構主義」醫療體系。

 

 

特別說明三:

侯文詠在《劇作家》第二期訪問裡這麼說:

書裡最讓我著迷的是蘇怡華這個角色,可以說這本書是為了這個角色而寫的。他出場的第一幕是從地下室進入巨塔裡面,最後他身在塔頂。我最初是想寫一個普通正常、看起來還有點人性的一般人,像蘇怡華這樣一個本來還有點自省能力的人,最後如何一步一步地逐漸變成這個塔的文化的一部分。於是我安排了關欣、徐大明這些角色來突顯蘇怡華的改變(24-25)。

 

 

導演蔡岳勳接受父親蔡揚名的結局建議

「在ending的時候,小說原本的設計是蘇怡華在辦公室裡獨自痛哭,他沈淪在濃郁的絕望氣氛無法自拔...但最後我聽從我父親的建議,將結束的點安排在人生光明面的重現。因此,在設計劇情時轉了個彎,讓蘇怡華想起自己學醫的初衷,也解開多年的心結。」(揚名影視2006

 

 

劇情轉折蘇怡華的最後獨白:

不久我去了山上,但是我沒有去找關欣。我只想知道我最重要的夢想是什麼。現在我知道了。那些我曾經覺得重要的現在都不重要了。

現在的我,回到了那個最初充滿夢想的地方。陽光,空氣,還有這座充滿希望的巨塔。所以以後如果你來這裡遇到我,別忘了為我加油喔!不要忘了為我加油。

 

 

但這樣天真的樂觀轉折(別忘了為我加油),

在商業體系的運作結構下,應該也是一個逃避現實的選擇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