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8/20------那纖弱的靈魂如何成為理想的人

                                     ------回應王同學、小明、大樹、琵與BC的「出發」想法

 

                                              
                                                                                         阿多諾

想必,大樹非常清楚我的脾性,

那是,即使是有點些許龐大的《出發三部曲》,

也必然有著,一個略有定見的「收尾」,

才會開始著手書寫。

 

事實上,僅有著,一個清楚的「問題意識」,只會是寫作的前提而已,

大概一直到,有了明朗的「獨特回答」後,

才會開始出發前進。

 

「問題意識」是來自一位

我非常敬畏的思想家阿多諾。

這位一直防範著來自成功的奉承、誘惑,其言說

甚至還有意不輕易、立即為人所理解。

 

阿多諾的那本,至今仍只有英譯的《道德的最低限度》,

(書的副標題是「殘生省思」,

如果有一天我懂德文,第一件事,應就是翻譯這本書,奇特的生命告白。)

那其中一段話,正是關鍵的「問題意識」:

在自己的家中,沒有安適自在之感,這是道德的一部份。

(英譯本(39頁)是這樣:

It is part of morality not to be at home in one’s home.

 

阿多諾有著他自己的說明,「每一個舒適的特點,都是以背叛知識為代價」。而

我自己則認知:這個世界有80%以上的人,仍舊艱苦地生活著;

那,沒有「反省」的安適自在,

是對自己求學初衷的背叛。

 

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很基本的價值觀之一。

 

於是,漸漸發現許多「心嚮往之」的人物,

如托爾斯泰、韋依與格瓦拉,

當然甘地、維根斯坦、史懷哲,還有薩依德(木棉的意象,我謹記在心)等也應是...。

 

但為何會只選定「托爾斯泰、韋依與格瓦拉」三人,

然後題名為「出發」(「出走」),

關鍵正是那,設想好的

「收尾回答」。

 

這一段可以作為收尾的「美麗詩篇」,仍在這Blog「置頂文」的最後,

那是引自

英國薩克森12世紀的僧侶聖維克多.雨果

的話:

「一個人若覺其故鄉是甜蜜的,那他仍舊只是一個纖弱的初學者罷了;而當他認為每一寸土地都是其故土時,則可算是強者;但當他將整個世界視為異域他鄉,則應就是完人了。纖弱的靈魂只將他的愛固著在世界的某一個點上;強人則將他的愛擴充到全世界;但完人最終卻止息了他所有的愛。」

在此,同樣再次強調,前面那一段常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話:

「對一位實踐者的心靈來說,成就德性的開始,首先要學習一點一滴的、努力改變可見且變動的事物;在經歷如此鍛鍊過程之後,才能在最後將這些一起拋諸腦後。」

 

「托爾斯泰、韋依與格瓦拉」三人,似乎都清楚意識到,

自己「強者」般的最後生命奮鬥,

即將都要步向「完人」般的最後止息。

那是河川即將進入大海的,「川流入海」壯觀景象呢!

 

作為一個纖弱的初學者,「勇敢的人」與「理想的人」,

我還在揣摩學習,

透過這《三部曲》寫作,希望自己可以體會更多。

 

就像現在,也只是在剛剛「啟程」階段,就得自

王同學、小明、大樹、琵與BC等多人的鼓勵與激盪,

我想,自當努力以赴之餘,

也請大家繼續指教與提醒~~~。

 

 

 

(在這裡,我一定要把這段往事寫出來。

那兩整年的論文《政治理性批判》,原本與出版商已經簽約談好了

(他們全部該蓋的章,都蓋好了),

但就是大樹,去了淡水一趟,說了這樣一段話:這種作品,擺在圖書館幾本就夠了,沒必要,再要好幾棵樹去負擔。

就這樣,我竟然沒再與出版社聯繫,然後,

現在覺得當時決定,百分之百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rbertfrommars 的頭像
    herbertfrommars

    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