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11/21------45足歲自己的山海之歌 
                                                                  這裡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曾有一段時間,時常獨自一人「上山下海」。

 

 

那「下海」指的是海泳,

到貢寮的福隆、基隆的外木山,

當游到外海時,那種隨著海浪漂流、逐流,

特別是當太陽也即將沒入海中時,

自己會一度誤以為也是「人魚」。

(游到外海的代價是,會被水母蜇,然後紅腫個大概一星期。)

 

 

「海泳」其實危險度相當高,

我是一個安全意識非常強的人,

但即使如此,在一次前往海泳的計程車途中,

我答應司機,無論如何,下一次一定會佩帶安全浮板。

 
基隆外木山


而「上山」則是幾近走遍北台灣的各個山嶺與步道。

帶著「指北針」,好幾次:

在烏來信賢村那,仰望前面福山的哈盆越嶺道,冀望直達宜蘭的員山鄉;

在三芝大屯溪古道的最上游,遙看一望無際的草原,想著另一邊的小觀音山陽明山國家公園。

 

 

最清楚的記憶是,40足歲的那一年,徒步從陽明山百拉卡公路的起點走到終點,

來到三芝的北新莊。

那是對自己的一種「不惑」儀式與自我鍛鍊。

 

 

大台北地區人口總數接近700萬人,

(每次想到這裡,我都會無聊地覆誦一次:人家愛爾蘭、紐西蘭、挪威人口才400萬多人;而丹麥、芬蘭才500萬多人。)

要找個一整下午都可獨自一人不受干擾的山林,

還真是難度頗高。

因為我們的登山客大都喜歡沿路聊天講話,

說實在,我還真是閃的很辛苦耶。

記得有一次的非假日,從陽金公路八煙那,反向魚路古道登向擎天崗,

途中「因為我的不語」,一隻台灣藍鵲慢慢地、靜靜地從我前面徐徐飛過,

我當下實是謝天又謝地,足足高興了一個多禮拜。


                         台灣藍鵲 

 

在一次偶然的興起,

從二子坪休憩區那裡,攀登繩索登上大屯山的西峰與南峰,

由於「有一定的門檻」,

所以在西峰與南峰的谷地間,我意外難得地聽了一下午「完整」的鳥叫蟲鳴,

在夕陽的晚霞中,

我非常捨不得地必需離開,

離去時,在心中暗自許諾,這裡就是我的「桃花源」。

 
                                                                            大屯山的西峰與南峰


慶幸的是,我總是不會迷途地知道如何前進這桃花源,

在我最需要時,或者只是單純地「想像」

就會讓自己得到某種程度的轉換。

 

 

那裡據說也是會下雪的地方,

曾有一次,當天從那回來之後,

隔天就真的飄下細雪,雖然有某種錯失感,但

單單純粹的「回想」,我就好像能呼吸到那裡冰冷的空氣。

 

 

那裡,應是離我最近的天堂吧!

 

 

對比40的徒步百拉卡,

今年45,卻決定要把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看完;

是年紀漸高的「昔我往矣」,

還是心境漸趨內向與內斂的另一種「蛻變」。
我想:

百拉卡的漫步是體力與意志的挑戰;

而《戰爭與和平》的閱讀,則是

知識與精神上的長征。

 

 

 

嘗試為自己寫下此文,回憶那個喜歡「山風海雨」的曾經年輕。

 





2009/10/21------懷想曾經「逸樂取向」的自己

                            
                             美國現代舞創始人瑪莎葛蘭姆


自己開始跳舞是什麼時候?

好像是升了高中之後。

 

 

由於熟識的幾位國中同學,

常去西門町溜冰(是那種真正的冰)、打保齡球、跳舞,...

於是記得在一位同學的家:

放著流行音樂,然後就翩翩起舞,快的、慢的都有,

國中同班的女同學也有邀請,

回想,那還真的是純純的、「蠢蠢的」Home Party

 

 

等考上大學之後,

不得了了,變成了「舞棍」,

班上有一半同學第一次跳的舞是我教的,

然後,就是那種大型跨系的舞會聯誼,

徹底的逸樂取向,

穿起白色西裝、宣布舞會開始、然後滿場飛舞,

想像一下,那絕對是很欠打的痞子樣。

(可想而知,大一時被學長們修理得很徹底,

哪有學長會寬宏大量地喜歡這種學弟。)

 

 

不過,大一下被學姊們挑中去跳「現代舞」比賽

(就是雲門舞集跳的那種),

幾個月下來,

陽明山文化大學的集訓,

才讓我漸漸知道、理解「舞蹈」的真正內涵與精髓。

 

 

那個稱為「文化杯」的舞蹈比賽結束之後,

過去熱中的「舞會」

居然就這樣漸漸遠離。

然後開始聽起「古典音樂」,

舉辦了一次系上的「音樂會賞析」,

接下來

又因緣際會地唸了李筱峰先生寫的有關殷海光的書,

從此就變成「文藝青年取向」...。

 

 

不到一年,

居然在學校指標性社團裡開了個「讀書會」,

與學弟妹們欣賞與討論書本與電影

從此,定型成現在「這副模樣」。

 

 

在這轉變期間,

印象中時常關上住宿房間大門,

大聲的播放音樂,

然後盡情地獨自舞蹈。

 

 

寫到這裡,電腦桌前的自己,托著下巴

晃晃悠悠地兼發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rbertfrommars 的頭像
    herbertfrommars

    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