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4/10------一切堅固東西都將煙消雲散的1860年代

                            ------始自1866年《罪與罰》與1868年《戰爭與和平》的狂想曲
                                                              (2011年闊葉林春季讀書會的暖身墊背之二)

                     

                       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影片與配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DXMVG8fo3g&NR=1


生活在當代世界,
一直對那充滿「理想主義」的1960年代心嚮往之;
然而,
這一段時間,由於閱讀《罪與罰》
(然後聯繫上之前的《戰爭與和平》),
卻讓我像是進入時光隧道般,
對那「傳統崩解」的1860年代難以忘懷。

大航海時代所日漸積累
並最後推演出的雙元革命,也就是
政治上的法國大革命與經濟上的英國工業革命,
讓這原本數千年傳統世界變了貌,
我們把它稱為「現代化」,
也就是,傳統無可避免地必須走向現代。

一個讓傳統「存有」(being),
必須蛻變為現代「流變」(becoming)的1860年代。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將煙消雲散了。

1861
年,俄國沙皇頒佈農奴解放令;
同時,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最終導致黑奴解放。
而也就在這前後,
英法聯軍兩次攻入大清帝國,
整個東方世界,被迫必須正面面對雙元革命。

1862
年,英國在台灣的淡水設領事館,開啟經濟作物取代糧食作物趨勢,
台灣被納入世界體系之始,
而同時也是台灣南北問題的起點。

1868
年,日本幕府大政奉還,明治維新開始,並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
非西歐社會,成功地在現代化過程中,有機地保存下傳統。

1860
年代的終點,
也正是義大利與德國這兩個民族國家的最後統一。
特別是德國,
成為許多後進民族國家學習的榜樣,
但德國也正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導者~~~。

也許,自己有刻意牽強附會之疑,
但我確實這麼認為:
反映英國工業革命的經濟變遷,是1866年的《罪與罰》;
而反映法國大革命的政治迴響,是1868年的《戰爭與和平》;
杜斯妥也夫斯基與托爾斯泰,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下,
以文學的形式,呈現出
人類在這過程中的痛苦、悲鳴以至應對與昇華。

而我卻要再進一步說,
文學並非唯一反映這樣景況的媒介。
德語系的音樂與哲學也是如此。
當姚阿幸與布拉姆斯等人在1860年發表捍衛傳統古典音樂的宣言時
(成為所謂「新古典」),
而李斯特與華格納等人則自認,他們才是貝多芬的「真正」創造繼承者,
大膽地進行標題、幻想等未來派的歌劇實驗。
當然,1870年尼采《悲劇的誕生》的誕生,
似乎偏向後者,日神與酒神在音樂與哲學上的對比。

尼采在著作中提醒了我們,「酒神」文化,
在當時世界的嚴重被忽略。

尼采的衝擊與撞擊,除了在音樂之外,
也是對過去傳統古典哲學(亦即康德哲學)一次
「成功」地破壞瓦解。
尼采大膽而基進地宣稱,
每個人都應成為自己的主人(超人),
為自己的行為負完全的責任。

這樣的現代社會,每個個人都必須在崩解的傳統下,
一個人獨自地感受、承擔,並選擇自己的道路。
這是充分的自由,但也是,
令人惶然不安的,想要「逃避自由」~~~。
(從這裡,可以繼續延續到《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裡的
〈宗教大法官〉,對於人性的詰問。)

不過,
是該停下來了,或許這些天來,頗受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影響,
知道與體會,什麼是下筆之後的,「一發不可收拾」,
「狂想曲」就先到這裡吧!

 

  

附註說明:
關於托爾斯泰的作品《復活》,現正朝這個方向思考:
它應是托爾斯泰的晚期風格作品吧
(平衡在「與世難諧」與「超凡寧靜」之間)。
就像貝多芬的晚期音樂一樣,
某種原始回歸與不顧他人觀感的創作,
意在文學之外。
不知,大家覺得如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rbertfrommars 的頭像
    herbertfrommars

    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