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4/21------由《教會》連想到杜斯妥也夫斯基與托爾斯泰的對比

                                               
                                                                       闊葉林2011年春季讀書會迴響之二

 

 1986年的電影《教會》

 

那一天讀書會的最後,
我們共同談到
托爾斯泰與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同與異。
在小說與在真實人生面對的種種可能...。

記得年輕氣盛的托爾斯泰
曾經要找屠格涅夫生死對決,
還好,最後做罷!

但托對年長他不多的杜(杜大他七歲),
卻一直注目與欣賞著。
1881年杜過世時,托悲痛萬分;
最令人驚嘆的是,托最後離家出走時,書桌上
擺著的是,翻閱中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自稱比較接近托這邊的自己(這點自己存疑),
想像托對於杜的一切一切,
應是惺惺相惜與尊敬吧!

同比異還多,
而如果有所謂的「異」,
那應是在,行動實踐上的更加「基進」。
不知,比較接近杜的大樹(這點我也是存疑),
其看法如何?

 

                                                                                 耶穌會神父Gabriel
這幾天,每次想到這兩個人的同與異,
那部1986年的電影《教會》,
就會映在眼簾(那是1750年左右,真實故事的改編)。
其中耶穌會神父Gabriel與曾是奴隸販子、
後來改過自新的Rodrigo的對比,
我個人認為,正是杜與托對比說明的其中例子之一。

當印第安人盡釋前嫌,
Rodrigo拖著象徵過去罪惡的包袱拋棄,
Rodrigo當眾哭泣懺悔的那幕,
我至今回想,仍是激動不已啊!  

(剛好現在正在看托爾斯泰的《懺悔錄》呢。)

 


而後,
當西班牙與葡萄牙簽署馬德里協定,將這「人間樂土」
出讓給可以販賣奴隸的葡萄牙,
而紅衣主教也斡旋不成後,
面對接下來的「艱難」以至「悲劇」,
神父Gabriel不服從,但也永遠堅持和平抵抗。
然而,Rodrigo不同意Gabriel
最後選擇積極武力對抗。

一邊是Gabriel帶著大家繼續、永遠的祈禱;
一邊是Rodrigo領導抵抗。
最後,Rodrigo中彈倒地,並親眼看到Gabriel也殉道後,
才嚥下最後一口氣。 
(托爾斯泰無論如何,都堅持「非暴力」抗爭。所以這《教會》的
Gabriel與Rodrigo的最後不同抉擇,更準確地應該說,托爾斯泰是介於兩人之間,也就是,更積極的「非武力對抗」。)

 


不管是約伯或是「女約伯」,對這結局,
應該還是會仰望蒼天吧!!!

那是18世紀真實的故事,
19世紀的俄國,杜與托以文學,似乎表達同樣的艱難與應對。
21世紀的今天,眼前似乎
也有著同樣、相似的「困境」,
但我相信,
「希望」是更多的。

在這困境與希望中,
或許,我們也可以
「寫出」,那樣貼近生命本質的小說呢~~~。

 


P.S.《教會》這部電影,確實仍舊忽略了印第安人的主體呈現,
       這部份希望以後可以改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rbertfrommars 的頭像
    herbertfrommars

    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