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6/4------我們這一代,完全沒資格對下一代說教

                          ------《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15年前的災難預告》書介 

                    


人生確實存在著許多的偶然與必然。

大四那一年,
因為1986年發生的蘇聯車諾比爾核子災變,
第一次在校刊上寫嚴肅性文章,
篇名是〈「欲罷不能」的核能發電?〉。

已經是25年前的事了,
如今回想,在學校教書的最近這11年,
前四年致力於改善校園中的「戴奧辛」空氣污染,
以及之後到現在,
尚未完成的學校水質改善。

彷彿,感知到,生命中的某種「必然」性格~~~。

前天,在誠品信義店翻閱這本
剛出版的《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15年前的災難預告》,
這個性格上的「必然」趨向,
讓我覺得
應該盡快向大家推薦與介紹這本書。  

               

                                                                      平井憲夫
平井憲夫在1996年書中寫的這一段,
竟然在今年的311核災成真:
我只是相信,地震來時第一重點不是原子爐,反而是我專長負責的、也就是配管會先撐不住。打個比方說,大家都稱讚日本車品質好,煞車很好、煞車踏板更好,但就算這些東西再好,如果內部的油管爆裂了,請問它還能發揮功效嗎?原子爐也是一樣。(82頁)

這本書的合著者之一菊地洋一,
也是前美國GE奇異公司原子爐設計師,
在書中寫下這樣的文句:
我女兒告訴我,她是被我蓋核電廠賺來的錢養大的,所以她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償還。我聽了之後非常心痛。...我用盡青春的力氣來建立日本的新能源,現在我則拼命地想把它停下來。因為我知道,事情發生以後都已經太晚了。(99-100頁)  

                            

                                                                   菊地洋一
然後,菊地洋一幾次來台考察核四,驚訝於核四層層發包、監工草率,
並且建在危險地帶:
目前奇異公司正在台灣台北附近的東北海岸,進行135萬瓦的巨大核電建設。離廠區80公里 的海域有70多座海底火山,其中有11座是活火山,附近5公里 內的大斷層有6道,當然,附近居民會感到強烈不安。(113-114頁)

負責策劃這本書的劉黎兒,
在書的「序章」最後,像是祈禱般地這麼說著:
我很希望平井憲夫在20年前的努力,能夠多告訴台灣民眾一些事實,對於核電這種包裝高科技外衣,但其實相當高風險且落伍的發電方式,能夠提供有別於官方文宣不一樣的真實,或許,平井生前手腕上的黑色念珠,也會默默的守護著台灣這塊土地。  

                      

                                                            劉黎兒

閱讀這本書,讓我感到對後代子孫充滿懺悔的一段是,當 平井 先生在北海道演講時,提及核廢料必須管理50年、300年,甚至一萬年以上的話,
一位國中女生如此發言回應:
你說什麼50年、300年這些話。結果做這些事的不是你們這些大人,而是全部都要我們或是我們的孩子、孫子去做!我討厭這樣!(63頁)

也因此,平井的〈最後告白〉,會以這樣話語接近結尾:
我想請求各位,每天一早起來,仔仔細細地端詳自己的孩子或孫子的臉龐。再想想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政策到底有沒有問題? 
 

所以,我一直這麼認為:只要「非核家園」沒有真正實現的一天,我們這些40歲以上的人,是完全沒有資格,對我們的下一代說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rbertfrommars 的頭像
    herbertfrommars

    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