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12/1------如何愛這個,決定缺席的上帝

                                 ------闊葉林《卡拉馬佐夫兄弟》讀書會心得之一

                     

                                              這是榮如德的譯本

三年多前,決定開始閱讀那

心中一直認為是

文學頂峰的

杜斯妥也夫斯基與托爾斯泰的作品,

我首先拿起的是《卡拉馬佐夫兄弟》。

 

這三年多來,陸續經歷了《戰爭與和平》、《復活》、《罪與罰》、《安娜.卡列尼娜》,以及歷次讀書會的激盪,

如今,又重回《卡拉馬佐夫兄弟》,

感覺像是一個巧妙安排好的循環。

 

這次重讀,我很慢又很慢地,像爬格子般地在文字中反覆前行,

前幾天,終於來到了本書的終點,阿遼沙「巨石旁的演說」,

(其實這一段,之前已翻閱數次),

而當閱讀到

「永遠不要忘記,當年我們被一種善良而美好的感情連結在一起」時,

一個人在書桌前,

盡情地讓情感,溫暖的抒發...。

 

果然,文學的力量,大到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甚至是救贖與「救人」。

 

那個「宗教大法官」寓言裡,

耶穌的輕吻與不語;

而到書的終了時,阿遼沙,這位像耶穌般的凡人,

彷彿道出了像耶穌的話語。

 

我翻回書前的「加利利的迦拿」(頁512),

其中那一段

阿遼沙「趴下時是個脆弱的少年,站起來將成為一名矢志不移的堅強鬥士」,

他心中響起的,應該是佐西馬長老

跟他說得話語:

用你喜悅的淚水遍灑大地,

要愛你的這些淚水...。

 

於是乎,細細體會那深刻的感動是:

決定愛這個,「缺席」的上帝。

 

如果上帝不存在的話,那該當如何呢?

這應是本書的,最主要問題意識。

 

是像伏爾泰說得那樣,「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須把他造出來」;

或還是任由人類「無所不可」,即使是

一條爬蟲吃掉另一條爬蟲。

 

會有這樣的疑惑是,太多世間的不幸,

讓人懷疑起,仁慈的上帝,怎麼會讓這樣殘酷的事情發生?

這是阿遼沙的二哥伊萬,走向無神論的理由。

伊萬說著:

那大冷天被關在茅房的小女孩,向上帝哭訴的眼淚;

那在母親面前,眼看著一大群獵犬將她的孩子撕成碎片;

這世界,簡直是靠荒唐支撐起來的。

 

這麼多的世間苦難,

要說上帝是仁慈的,怎麼會放任不管而「缺席」呢?!

 

難道世間的合目的性,是人所不能妄想的神祕,

並要繼續接受,上帝僅以「沈默不語」

來回應受難者呼喊的「為什麼」?

 

 

而即使知道,現實依舊如此,

但仍還是,

或更加地,愛這個決定「缺席」的上帝!

 

 

從「人類的不幸」以至「上帝的完美」,

並且感悟到,唯有不幸,才能讓人們認識生存的真義;

這是上個世紀的韋依,

決定面對這不幸,並且認為必須親自承受這不幸,

才能弄明白,究竟有那些方法,可以真正治癒這不幸。

 

而上帝的「缺席」,似乎是讓這

潛存「獸行」的人,

(所有卡拉馬佐夫家族的人都是)

得以以自身的力量,

一步一步地前進。

就像父母知道,子女長大成人之後,必須懂得放手,

子女才能獨自自主一樣。

而我們理應要愛這,決定「放手」缺席的父母。

 

佐西馬長老的生平事蹟,以及阿遼沙的離開修道院「逗留塵世」,

特別是他在巨石旁,對孩子們的演說,

正是一步步學習,決定獨自自主、

成為人子的宣言:

啊,孩子們,親愛的朋友們,不要害怕生活!當你做了正義的好事,會覺得生活是多麼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rbertfrommars 的頭像
    herbertfrommars

    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