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3------它是文字的永恆紀念碑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手邊總會拿著一本書,等車時、發呆之餘...
或想與現實世界保持一段距離時,
於是就會看到「有一個人」,
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
像闢開一個小世界般,閱讀著、
在書的空白天地間書寫著自己簡短的感想。
俄文直譯,全書近1600頁的《戰爭與和平》
(草嬰譯,木馬文化出版),
就是這樣看了近一年。
(我翻閱「給45足歲自己的山海之歌」blog文章,再次確認這樣的時間點。)
而閱讀此書,其實也是
作為郭博文的指導學生,間隔將近20年的履行承諾。
「西洋史」研究所階段,
當時學生們環繞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的世界史發展,
拿破崙的崛起、1812的征俄失敗,
以至接下來近百年的歐洲和平,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次私下場合, 郭 老師這麼說著:
研究歷史者,除了歷史文獻外,應該更廣泛閱讀,
特別是著名的文學作品,我想,
《戰爭與和平》應會是很重要的參考。
這一段非正式的談話,我記了20年以上,
而沒想到終於在這個暑假,回應了這個諾言,
同時也深刻體會當 時郭 老師的「用心」。
這本前後寫作五年,被稱為現代伊利亞特史詩的《戰爭與和平》,
正是環繞在1812拿破崙征俄前後的歷史小說。
而這套長篇鉅著,其實有著非常清楚的三個軸線,分別是:
一、托爾斯泰本人的歷史哲學觀。他不僅在開頭寫了「作者序」,大談自己認為的藝術家與史學家的任務不同;故事中,或是第一人稱,或是透過主角的喃喃自語,道出自己的生命體悟旁白;甚至在最後的「尾聲」第二部,思索著人類歷史的「自由」與「必然」。
二、客觀真實歷史的描述。這個部分由於托爾斯泰著作完成於1868年,離1812年已可產生「在遠處遙望的客觀」。所以書中的拿破崙、亞歷山大一世皇帝與元帥庫圖佐夫的言行、莫斯科大火敘述,鉅細靡遺地讓人覺得身歷其境。其中,為庫圖佐夫的平反,讓我們感受到,此人正就是俄羅斯民族的化身。
庫圖佐夫
三、主觀的小說人物建構。安德烈公爵、皮埃爾、尼古拉、娜塔莎、瑪麗雅、普拉東等人。其中,當皮埃爾得知普拉東不幸被槍決時,他悲從中來號啕大哭,我也不禁掩卷動容。樂天的生命在殘酷的歷史面前,竟還是必須為這樣的命運繼續「樂天」。
普拉東
當然,最讓人佩服的是,剛40足歲的托爾斯泰,可以讓這三條軸線穿梭其中,構成一幅又一幅的文字長河。
我可以理解與接受,1956年的電影版本(近三個半小時),以娜塔莎(奧黛麗赫本飾演)為中心的敘述意圖,這是一條可以讓一般觀眾簡單入門的捷徑。
不過,在此我還是要這麼說:在這個影像幾乎全面取代文字的21世紀,《戰爭與和平》仍舊是無法被取代的。它是文字的永恆紀念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