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8/3------一個好戰國家的編年史

                 ------〈現實烏托邦的博愛政治如何可能〉(十一之六「兩個美國」)

 

                         

                            U2的1986年成名專輯〈約書亞樹〉,其原來的名稱是「兩個美國」。

三、國際強權與大企業的為所欲為

 

1980年代美國國務院的法律顧問索費爾(A. Sofaer)曾表示:不可能要求世界上多數國家同意我們的觀點,所以我們一定要保留屬於美國國內管轄範圍的行動能力。索費爾更進一步說出美國行政部門的願望:至於哪些事務該屬美國管轄,則應由我們自己決定。也因此,當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做出裁決,譴責美國對尼加拉瓜「非法使用武力」時,當時雷根政府的回應卻是:一方面進一步升高戰爭層級,對尼加拉瓜非軍事目標也進行攻擊;另一方面則是告訴大家,國際法庭已經成為對美國充滿敵意的論壇,它本身的「公信力」已經玩完了(Chomsky 2000:3-4)。

 

(一)、一個好戰國家的編年史

 

 

當今美國是世界上最為集權、富有和強大的國家,跨國大公司與國際金融機構的中心幾乎都設在美國。由於這個超級強國,恰好也是一個對外宣稱崇尚自由民主的國家,其定期改選與眾多法律規範,促使其必須定期解密過去的歷史檔案,從這些檔案中,讓我們得以窺知其邁向強國的殘酷史實。

 

從最早對北美印第安人的土地掠奪、在西班牙手上奪得佛羅里達州,再從墨西哥戰爭中得到包括德州以西的絕大部分領土。因此今天的美國,從最早的13州擴增到今天50州,其邁向強國的歷史,其實是一部好戰國家的編年史。正如班雅明(W. Benjamin)曾說的:沒有一座文明的豐碑不同時也是一份野蠻暴力的實錄。

 

1960年代可說是美國白人第一次願意正視,過去北美印第安人所遭受的悲慘命運。當殖民中南美的西班牙、葡萄牙人內心困難重重,掙扎地尋求羅馬教皇解釋「到底印第安人有沒有靈魂、是不是人」時,殖民北美的盎格魯撒克遜英國新教徒卻幾乎從頭到尾不曾有過這樣的猶豫(索颯2003:90-91)。被尊為美國國父的華盛頓(G. Washington),甚至在177974日致拉法葉(Lafayette)的信中明白表示,他的目標就是「讓土著居民從美國的土地上消失」,並把國土向西擴展到密西西比地區(Chomsky 2004:101)。因此,事實上美國獨立宣言裡所提到的人權,不僅沒有包括印第安人的人權,甚至是建立在印第安人家破人亡的血淚史上。

 

在拿破崙實行大陸封鎖政策之際,美國進一步以1500萬美元完成「路易斯安那買賣」,從拿破崙手中取得東起密西西比河、西至落機山脈,南起墨西哥灣、北至加拿大的一大片土地。數十年之後,領土野心更是直達西岸的太平洋。德克薩斯地區(即後來的德州)原屬墨西哥,但當蓄奴的美國白人不斷遷入這地廣人稀地區後,1836年墨西哥頒布憲法廢除奴隸制的同時,立即引起德克薩斯多數蓄奴的美國白人宣布獨立抗議。1846年,由於美國意圖兼併這個地區引起墨西哥戰爭,戰爭結束後美、墨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戈(Guadalupe Hidalgo)條約,墨西哥被迫確認格蘭德河為兩國國界,德克薩斯正式成為美國的一州。稍後,戰勝的美國又以1500萬美元向墨西哥購得直達太平洋的土地,包括今天的:亞利桑那州、加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猶他州、懷俄明州與科羅拉多州。幾十年間,墨西哥喪失了她將近一半的領土。

 

從此,U.S.A.這個「美洲合眾國」的國名,開始讓拉丁美洲國家戒慎恐懼。因為其中的America,並不專指北美,而是泛指整個美洲。而早先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J. Monroe)發表的「門羅宣言」,強調美洲事務應由美洲國家自行解決。這個宣言表面上是,美洲人管美洲人事務不須歐洲國家干預,但真實內容卻是,美國希望排除歐洲國家介入,由她自己來完全掌控整個美洲。

 

而這就可以解釋,為何1959年古巴獨立後,卡斯楚(F. Castro)的「命運可以操之在我」想法,完全不能為美國接受。美國為了防止古巴「當家作主」的「病毒」蔓延整個拉丁美洲,近50年來可說幾近歇斯底里地攻擊、禁運,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絕不能讓拉丁美洲人天真地妄想可以控制自己國家的資源,因為這些資源只能是為美國的大公司而存在的。由於擔心古巴革命引起骨牌效應,1962年甘迺迪(J. F. Kennedy)政府,甚至將拉丁美洲的軍事任務基調,從原來國際性的「半球防禦」(hemispheric defense)轉為屬於國內性的「內部安全」(internal security),更為直接地介入拉丁美洲國家內政。而其通常手段則是:透過支助軍事集團,政變民選的左翼政府,如後來的1964年巴西與1973年智利的軍事政變。

 

而我們也清楚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美國,其國名「U.S.A.」則進一步希望變成「U.S.W.」,不儘是所有美洲的合眾國,而是全世界(World)的合眾國。我們從以下越戰的例子裡,清楚感受到這樣的訊息。

 

當年美國開始增兵越南時,其實大多數國家和聯合國都強烈反對美國出兵越南,但卻無從討論。而就像對待拉丁美洲一樣,美國不希望越南可以脫離殖民母國(法國),自己可以當家作主。這時已是自認「世界合眾國」的美國,則希望將越南變成另一個可以控制的菲律賓。然整個1960年代過去之後,雖然美國最後並無法將越南變成另一個菲律賓,但越南獨立自主的代價卻是慘重萬分。據估計,400萬人在戰爭中死去,越南、高棉與寮國幾乎被徹底破壞,其在南越使用的落葉劑至今仍後患無窮。成千上萬的人患有癌症或天生畸形,而14%的南越土地遭到落葉劑污染至今未除,胡志明市的醫院統計,累計約有50萬早夭或嚴重畸形的嬰兒。

 

然而對美國行政部門來說,戰時失蹤人員,是目前美國對過去越戰所關心的唯一問題;至於閒暇時刻,則可至百老匯劇院觀看以白人觀點製作的「西貢小姐」,看看這個西貢小姐如何把與美國大兵所生的小孩,送到我們「自由國度」這裡。所以當老布希擔任總統時,說出「越南人知道我們不是要求賠償,而是道歉,並誠實描述他們的罪行」這樣的話時,我們實不須驚訝以對。也因此難怪,加拿大會有一次民調顯示:超過36%的加拿大人,是把美國看作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者,至於開打組織、伊拉克、北韓,則分別只有21%17%14%Chomsky 2004:41)。

 

1960年代的越戰,可說是美國對外戰爭出現的第一次明顯危機,其反戰風潮已經到了美國聯邦政府不得不正視的地步。1968年當時,國防部甚至擔憂,如果美國在越南的暴行更清楚地暴露在國人面前,並引起美國民眾的反抗時,那聯邦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軍事力量鎮壓國內所可能發生的暴動。也由於另一方面,美國支持的1965年印尼蘇哈托軍事政變成功,聯邦政府認為越南獨立當家作主的「病毒」已經成功遏止,所以當1968年尼克森總統上台時,其主要的目標就是將軍隊從越南撤出。

 

因此越戰後的美國,我們看到其民間力量,已經不是過去國家機器可以完全掌控住了。所以,當1980年代尼加拉瓜左派桑定(Sandinistas)政權上台,雷根政府想進行干預時,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大規模民眾反對,並進而迫使當時雷根政府只能間接介入[1]。從中我們也看到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侵略國的人民,主動湧向受害的尼加拉瓜,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並為他們提供某種程度的保護。而正是這次民眾自發的團結反戰運動,打破了過去帝國主義的歷史,也因為這次經驗,促使國際間出現更多的跨國團結運動,並間接鼓舞後來全球正義行動的蓬勃發展。

 

2001年小布希政府(可說是雷根時代同一批人)上台之後,美國聯邦政府卻更加無視眾多美國民眾的想法,進一步加強其國際上的單邊主義作為。首先是拒簽柯林頓時代同意的〈京都議定書〉。事實上,美國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當2001年美國宣布退出後,議定書幾乎瀕臨破裂。[2]

 

此外,小布希政府也成功破壞了1925年國際社會好不容易簽訂的〈日內瓦議定書〉,禁止在戰場上使用毒氣以及其他細菌武器;另外包括〈核不擴散條約〉、〈反彈道導彈條約〉、〈全面禁止核試驗公約〉都被美國消極抵制,而形同廢紙。目前,單單美國的軍費開支就已經超過排名在她之後的15個國家軍費總合;近來更積極發展太空軍事化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造成全球更大一波的軍備競賽。[3]



[1]  雷根政府後來發生伊朗軍售醜聞,將軍售的金錢,拿去援助尼加拉瓜反叛軍,這項醜聞後來遭到國會的調查。事實上,當時雷根政府也要求我駐美代表錢復援助該國反政府軍一百萬美元,不管當時我們仍與該國桑定政府有外交關係。

[2]  原本全世界只剩美國、澳洲、列支敦士登與摩納哥等四個工業化國家尚未完成簽署,而單單美國與澳洲兩國就佔工業化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不過200711月新當選的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則已宣誓要遵守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另外由於2006年出現暖冬效應,歐盟27個會員國200739日,推出比京都議定書更高的要求規定,矢言2020年讓歐盟所用能源20%來自再生能源,希望能對美國、印度與中國等污染大國產生更大的要求跟進壓力。

[3]  20076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調查研究,證實了各國軍備競賽的趨勢。2006年的年度報告顯示:全球的軍事支出較前一年增加3.5%,較10年前增加37%2006全年度總軍費達到1.2兆美元,其中美國遙遙領先其他國家,軍費高達5290億美元,佔全球比率46%。而20086月發表的2007年年度報告顯示,全球的軍備支出又比前一年增加6%,總額達到1.34兆美元。其中美國以5470億美元再次遙遙領先其他各國,並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軍備支出,比前一年增加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rbertfrom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